查看原文
其他

肺癌CT筛查偶然发现的快速参考指南解读

影像学习 淋床医学
2024-08-28

肺癌CT筛查偶然发现的快速参考指南解读

肺癌是导致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[1]。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(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,NCCN)发布的2022版《NCCN肺癌筛查临床实践指南》将年龄≥50岁、吸烟指数在20包·年及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肺癌高危人群。对高危人群每年进行肺癌低剂量CT筛查(lung cancer screening with low-dose CT,LCS LDCT)有助于提高早期肺癌检出率,降低肺癌死亡率[2, 3]

LCS LDCT范围包括下颈部到上腹部,因此,LCS不仅对早期肺癌的检出有重要意义,还可以显示其他非肺癌类病变,有助于对部分重要病变及早发现和临床干预。肺癌筛查过程中的这类附带影像学发现被称为偶然发现(incidental finding,IF),通常包括心血管疾病、肺部疾病(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间质性肺疾病)和肺外肿瘤(如甲状腺、乳腺、食管、肝脏、肾脏、胰腺和纵隔肿瘤)等。不同国家、不同时间的研究报告显示LCS LDCT IF的发生率为11.2%~58.7%,其中,需要进一步临床评估的IF约占19.6%[4, 5]。对肺癌筛查中具有临床意义的IF进行适当的随访或必要的临床干预,可以有效改善人群健康[6]。然而,多数IF由于缺乏临床意义,过度诊疗可能使患者接受不必要、可能有创的检查,增加患者焦虑以及就医成本。2022年,美国放射学院(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,ACR)更新了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(https://www.acr.org/Clinical-Resources/Reporting-and-Data-Systems/Lung-Rads),该系统不仅对筛查发现的肺结节进行更科学、合理的分类,同时也将LDCT筛查中的IF确定为S类。但与肺结节高度结构化的报告不同,影像学报告对肺癌筛查S类IF的描述和建议主观性强,缺乏标准化框架,容易给临床评估造成困难。为此,耶鲁大学医学院等机构联合开发了一份肺癌筛查S类IF的标准化报告系统,并于2022年发表在CHEST杂志[7]

ACR已发布的系列IF管理指南(白皮书)(https://publish.smartsheet.com/42d18e874a164318a0f702481f2fbb70)作为专家共识,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管理,但因其篇幅长、专业性强等特点,很难被非临床一线人员所理解和应用。为此,ACR肺癌筛查指导委员会于2019年成立了IF小组委员会,该委员会在ACR已发布的IF管理指南的基础上,与各学科专家共同研究并开发出了一份篇幅简短、语言简洁的LCS LDCT IF的快速参考指南(https://www.acr.org/-/media/ACR/Files/Lung-Cancer-Screening-Resources/LCS-Incidental-Findings-Quick-Guide.pdf)。该指南旨在保证其准确性的基础上,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被更多人学习和使用。本研究就LCS LDCT IF快速参考指南进行解读。

肺癌小样本取材相关问题的中国专家共识
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(2023年版)
图文详解肺癌TNM分期UICC第八版:PPT课件
精美图文:肺癌分期、体力状况评分
中国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检测临床实践专家共识
非小细胞肺癌分子病理检测临床实践指南

肺癌筛查的难点与对策

一、腹部IF

1.肾上腺IF:(1)肾上腺钙化提示良性可能。(2)肾上腺结节CT值小于10 HU,或含有脂肪成分,考虑可能为腺瘤,提示良性可能。(3)肾上腺软组织密度结节<1 cm,提示良性可能。(4)肾上腺结节稳定1年,提示良性可能。(5)上述情况以外的其他结节或肿块,建议行CT或MR增强检查。

解释说明:肾上腺钙化在健康无症状人群中并不罕见,通常是既往出血或肺结核的转归结果,单纯的肾上腺钙化常为良性病变,不需要进一步检查。偶发性肾上腺瘤在成年人中占3%~7%,在无恶性肿瘤病史的人群中,大多数肾上腺偶发瘤(<4 cm)均为良性,通常为无功能腺瘤[8]。根据ACR建议,如果肾上腺肿块具有典型的良性诊断特征,如髓样脂肪瘤(存在肉眼可见的脂肪密度)或单纯囊肿,则考虑为良性,不需要进一步检查。另外,放射科医师应尽可能参考先前的影像学检查图像,以确定肾上腺结节的稳定性,如果结节1年前后对比无变化,则考虑为良性结节,可以停止随访[9]。上述情况以外的其他结节或肿块,一般建议行CT或MR增强检查。

2.肾脏IF:(1)非梗阻性结石建议停止随访。(2)单纯性或高密度/出血性囊肿[Bosniak Ⅰ类或Ⅱ(二)类]<4 cm,提示良性可能。(3)肾脏软组织密度(或混合密度)肿块建议进行肾脏CT/MR平扫及增强检查。

解释说明:随着肺癌筛查的普及和影像技术的发展,无症状肾结石的检出率也随之上升,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最新指南建议,对无症状、无梗阻且6个月内保持稳定的肾结石患者进行保守治疗[10]。也有学者提出,在确定无症状肾结石的处理方案前,需要对人群进行风险分级:将年龄<50岁,且结石每年增长超过1 mm的人群定义为高风险人群,对该类人群需进行高频次的影像学监测或预防性手术治疗;对低风险人群则可以进行低频次监测和长期保守治疗[11, 12]。单纯性肾囊肿是肾脏常见的良性病变,多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增大。一项针对单纯性肾囊肿的长期随访研究指出,CT筛查发现的多数肾囊状病变是Bosniak Ⅰ类或Ⅱ类,经过长期随访后发现,其很少出现恶变,因此,对于无症状单纯性肾囊肿患者,一般不需要进行临床治疗[13, 14]。根据快速指南建议,如果CT没有检测出脂肪成分,且排除肿块是非肿瘤性原因(如感染)后,需行肾脏CT或MR平扫和增强检查。

3.肝脏IF:(1)单纯性囊肿提示良性可能。(2)肝脏结节<1 cm,提示良性可能。(3)肝脏软组织结节/肿块≥1 cm建议腹部CT/MR增强检查。(4)脂肪肝/肝脂肪变性或肝硬化建议进行普通门诊评估。

解释说明:肺癌筛查IF的肝囊肿通常无症状,对于小的无症状单纯囊肿,可以定期观察。偶然发现的其他结节或肿瘤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干预,不仅取决于肿瘤的良恶性,还与其是否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的风险程度有关。有些肿瘤即使为良性病变(如肝腺瘤),但仍有必要进行外科手术切除,以防止肿瘤破裂产生不良后果。脂肪肝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,其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,如体重指数升高、血脂异常等[15, 16]。当CT筛查提示脂肪肝后,还需要结合多项临床及生化指标进行评估。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,假小叶形成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。中晚期肝硬化患者常出现严重并发症,如消化道出血、肝硬化相关感染及肝性脑病等[17]。因此,肺癌筛查偶然发现的肝硬化患者,需要进行临床评估以及制订合理的诊疗方案。

4.胰腺IF:(1)胰腺粗大钙化提示良性可能。(2)胰腺囊肿/肿块建议进行腹部CT/MR增强检查。

解释说明:胰腺癌预后较差,早期病灶又相对隐匿,胰腺偶发瘤(pancreatic incidentalomas,PI)的检出可以有效提前诊断和早期治疗胰腺癌。PI可以表现为囊状病变、实性病变以及单纯性主胰管扩张,其中囊状病变较为常见[18, 19]。研究报道,无症状胰腺囊肿在CT筛查中的检出率为2.4%[20]。胰腺囊状病变通常包括浆液性囊腺瘤、黏液性囊腺瘤、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(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,IPMN)、导管腺癌以及假性囊肿,其中,除了导管腺癌为恶性肿瘤外,其他一些亚型(如黏液性囊腺瘤和IPMN)也具有潜在恶变倾向[21]。对于普通放射科医师而言,单纯依靠LCS LDCT鉴别PI良性与恶性具有较大难度。因此,遵循快速指南建议,对无症状患者肺癌筛查发现的PI,应该进行腹部CT或MR增强检查,以获取更多影像学信息进行综合判断。

二、肌肉/骨骼IF

1.骨质密度:(1)腰1椎体CT值>130 HU提示正常。(2)100 HU≤腰1椎体CT值≤130 HU,考虑骨量减少,建议普通门诊评估。(3)腰1椎体CT值<100 HU,考虑为骨质疏松症,建议接受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量骨密度。

解释说明: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,被称为“无声的疾病”,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,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其严重并发症[22, 23]。目前可以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来评估骨量[24]。研究报道,随着年龄的增加,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也随之升高[25]。因此,早期对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临床干预,可以降低患者骨折风险。

2.其他病变:椎间盘退行性变,不需要进一步检查。

解释说明:椎间盘退变是不可避免的生理衰老过程。一项跨度10年的纵向研究结果证实,对无症状人群行椎间盘MR追踪检查后发现,约63.1%的受试者存在进展性椎间盘退行性变[26],但不引起疼痛,对临床症状的预测没有意义。

三、心血管IF

1.主动脉IF:(1)胸主动脉异位症提示可能正常。(2)动脉壁钙化提示可能正常。(3)升主动脉内径<42 mm提示可能正常,升主动脉内径≥42 mm建议普通门诊评估或动脉瘤检测。

解释说明:胸主动脉异位常无临床症状,一般在体检或其他胸部检查中偶然发现,肺癌筛查发现的胸主动脉异位无须特殊处理。升主动脉扩张是CT平扫图像上比较容易发现的主动脉异常,男性升主动脉内径约33.2 mm,女性约为30.4 mm[27]。当升主动脉内径≥5.0 cm,可以定义为升主动脉瘤,动脉瘤存在破裂的风险。实际工作中,如果测得的升主动脉内径介于正常值和动脉瘤之间时,可以用“扩张”来描述,根据ACR快速指南建议,升主动脉内径<42 mm,可能正常,如果内径≥42 mm,则需要进一步评估或监测动脉瘤。

2.心包IF:(1)心包微量/少量积液提示可能正常。(2)中等量/大量心包积液建议普通门诊评估。(3)其他异常(如中度或严重的主动脉瓣钙化)建议普通门诊评估。

解释说明:心包积液在CT检查中较常见,常与感染、创伤、肿瘤及心脏术后等有关,少量心包积液通常不需要进一步检查。大量心包积液常与重大疾病有关,建议进行临床评估[28]

3.冠状动脉IF:通常报告中将冠状动脉钙化(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,CAC)分为无及轻、中、重度,发现CAC建议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。

解释说明:研究证实,CAC可以用于预测冠心病发生的风险[29]。LCS LDCT中,可以使用视觉评估法,将CAC分为无钙化、轻度钙化、中度钙化和重度钙化,分别提示不同风险等级,该方法已被证实与Agatston评分有很好的相关性[30]。根据快速指南建议,发现CAC即提示临床需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。

4.肺动脉IF:(1)肺动脉主干内径<31 mm提示可能正常。(2)肺动脉主干内径≥31 mm建议普通门诊评估。

解释说明:肺动脉高压可能与晚期肺纤维化、肿瘤及血管内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[31]。肺动脉压升高在CT上常表现为肺动脉主干增宽,当LCS LDCT发现肺动脉主干内径≥31 mm,或与升主动脉内径相等时,常提示肺动脉压升高,应建议患者到心内科或肺科咨询,以排除其他相关疾病。

四、乳腺IF

乳腺粗大钙化、无相关实性成分的囊肿均提示良性可能。乳腺任何其他结节/肿块或不对称致密则建议进行乳腺X线摄影或超声检查。

解释说明:胸部CT检查对乳腺偶发瘤(breast incidentalomas,BI)的检出率为0.6%~7.6%,其中恶性肿瘤概率为21%~39.9%。粗大钙化多见于良性病变,不需要进一步检查[32]。乳腺恶性肿瘤常见的影像征象有:形态、边缘不规则,边缘强化,腋窝淋巴结肿大等。然而,这些特征并不完全适用于LCS LDCT中发现的BI,例如,良性与恶性BI在浅分叶肿块及边缘特征方面存在影像重叠,鉴别起来较困难。Wiechmann和Friedlander[33]在乳腺病变管理指南指出,相较于对侧乳腺,如果病变表现为宽域性(至少1个象限)的纤维组织不对称致密,通常为良性;如果表现为局灶性(小于1个象限)不对称致密,且病灶具有进展性,则15%可能为恶性。根据ACR快速指南建议,任何BI或局灶性不对称致密均应进行乳腺X线摄影或超声进一步检查。

五、食管IF

检出大食管裂孔疝或食管扩张建议普通门诊评估;检出局灶性食管管壁增厚或肿块建议普通门诊评估,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。

解释说明: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脏器向上膨出,通过食管裂孔进入纵隔或胸腔所致的疾病,常见于Barrett食管患者。研究证实,大食管裂孔疝更容易导致病理性胃食管反流,且进一步研究发现,其大小与Barrett食管长度显著相关[34]。食管裂孔疝是食管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[35]。因此,对食管裂孔疝患者需要进行早评估、早干预,有助于改善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预后。食管扩张、局灶性管壁增厚或肿块可能由于贲门失弛缓症、炎症感染或肿瘤引起,CT筛查发现食管的局灶性病变,应该进行上消化道造影,必要时进行内镜检查或活体组织检查,以区分病灶的良性与恶性。

六、肺/胸膜IF

1.肺IF:(1)亚段/轻微肺不张提示可能正常。(2)肺气肿/支气管壁增厚建议普通门诊评估。(3)间质性肺疾病(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,ILD)推荐肺科会诊。(4)支气管扩张/磨玻璃样不透光影(ground glass opacity,GGO)/囊状肺病/弥漫性结节建议普通门诊评估,肺科咨询。

解释说明:快速参考指南提出了LCS肺部IF的处理建议,以下进行简要说明。(1)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一,一旦发生不可逆转,因此需要支持性对症治疗,尽可能保留剩余的肺实质功能。研究证实,肺气肿在LCS人群中的发生率为23.8%;同时,肺气肿患者筛查发现的肺结节具有更大的恶性风险[36]。(2)ILD是一组由各种原因导致肺泡炎症和(或)纤维化的异质性疾病,吸烟是IL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。研究证实ILD在肺癌筛查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%,且经过8年随访后发现,80%的ILD患者中可观察到病变进展[37]。不可逆的纤维化会导致肺结构破坏和肺功能丧失,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。因此,早期识别和有效的临床干预可以延缓肺纤维化过程,改善患者生存质量。快速指南建议,对肺癌筛查偶然发现的ILD应进行肺科会诊,制订临床策略。(3)肺囊肿可以定义为肺实质内的圆形透光区或低衰减区,是由局限支气管扩张后形成,内衬上皮,与肺脓肿不同,肺囊肿与正常肺组织边界清楚,多为薄壁(<2 mm)。多项研究结果证实,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,肺囊肿的发生率升高[38]。孤立性薄壁肺囊肿大多是肺部感染或炎症导致,通常为良性,如果囊壁厚度≥2 mm,则需要进一步评估[39]。(4)GGO内部的血管、支气管、小叶间隔仍可见,是肺部疾病的非特异性CT征象。根据分布特征可以分为弥漫性GGO和局灶性GGO。弥漫性GGO的发生常与感染性病变(如病毒性肺炎)、肺水肿、肺出血、肺泡蛋白沉积症等有关。局灶性GGO可见于一些癌前病变(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、原位腺癌)、微浸润腺癌和浸润型腺癌,也可见于其他一些良性病变(如炎症、局灶性纤维化)[40]。因此,LCS发现的GGO,尤其是局灶性GGO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评估、细分。

2.胸膜IF:检出胸膜新发病灶(如增厚、大量渗出)建议普通门诊评估,肺科咨询。

解释说明:研究报道,在LCS LDCT中,胸膜增厚和胸腔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为3.8%和1.2%[41]。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,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评估,以明确是否由恶性肿瘤引起。

七、纵隔IF

1.淋巴结IF:(1)淋巴结短轴径<15 mm提示良性可能。(2)淋巴结短轴径≥15 mm,且无法解释原因建议肺科咨询,考虑3~6个月内进行胸部CT增强检查。

解释说明:纵隔淋巴结短轴径>1 cm时,大多被认为与肺部炎症、胸部其他感染以及结节病等良性病变有关。研究发现,淋巴结短轴径<15 mm时,大多是反应性淋巴结增大,一般不需要随访[42]。其他偶发性且没有良性特征(如存在脂肪门)的肿大淋巴结(短轴径≥15 mm),则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来明确是否有恶性肿瘤的存在。

2.其他IF:(1)纵隔囊肿提示可能良性。(2)发现纵隔软组织或混合密度团块影建议进行胸部CT增强检查。

解释说明:纵隔囊肿多起源于胸腺,通常为良性,不需要进一步评估。一项外科研究发现,术后病理证实为胸腺囊肿的患者,大多在术前被怀疑为胸腺瘤而行外科手术切除[43]。因此,纵隔发现的软组织或混合密度团块应进行胸部CT/MR增强检查,以进一步明确其成分以及强化方式。

八、甲状腺IF

甲状腺体积增大伴密度不均匀,考虑为甲状腺肿,提示良性可能,建议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。甲状腺结节直径<15 mm提示良性可能,甲状腺结节直径≥15 mm,且伴有可疑征象,建议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和临床评估。

解释说明:CT不是甲状腺的常规检查项目,LCS LDCT IF中甲状腺增大伴密度不均匀,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,帮助医师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。调查研究报道,甲状腺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,但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基本保持稳定[44]。因此,多数学者认为甲状腺恶性结节多数具有惰性特征,且大多数为非侵袭性结节,不必对所有发现的结节进行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或手术切除。根据快速指南建议,对直径≥15 mm,或伴有可疑征象(如淋巴结异常、甲状腺结节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等)的偶发性结节需进行超声检查和临床评估。

总之,随着影像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和LCS LDCT的广泛应用,更多的LCS IF在CT报告中被提出。LCS IF快速参考指南作为一份简洁实用的参考工具,概述了LCS中常见的IF,其不能直接取代更全面的ACR IF管理指南(白皮书),但因其简洁、易懂等特点,快速参考指南被更多的LCS项目相关人员所接受和使用,从而使更多人群从LCS LDCT中获益。

引用:冯靖, 崔磊. 肺癌CT筛查偶然发现的快速参考指南解读[J]. 中华放射学杂志, 2023, 57(10): 1137-1141.

师兄和俺建立了资分享群,邀您互相交流,微信gabstudy
点击阅读原文,进入实用书籍专辑,用完记得收藏哦,下次更方便。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淋床医学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